她家老爷,年纪轻轻,在一群如狼似虎的亲人间游走。那些亲人都想着如何从他手中拿走属于闻家的东西。
这就是所谓的亲人。
亲人,总是喜欢背叛呵!
她总是安静地跟在他身边,看着他们不屑的眼神而悄悄地冷笑。他总是牵着她的手说她是闻家夫人,不必看他们的脸色。
他亦会在夜里拥着她入眠的时候说,她是家人,无需对那些豺狼多礼。
不知何时,她养成了睡在里边的习惯,亦养成了在他怀中醒来的习惯。
她想,她很适应闻家的生活。
所谓家人,与亲人自是不同的。
【6】
他喝得烂醉如泥。
听说,那个嫁人京中的女子有了身孕。
她站在远处看着他月下独酌许久,才走上前去。
上等的桃花酿虽然香醇,她却是不爱的。她看着他一杯杯,喝光了两坛的桃花酿,月光下,他的面容显得颓废。
夜里她扶他回房,他紧紧抱着她,仿若溺水之人紧抱着浮木般。他的怀抱太过温暖,让她贪恋不忍推开。
衣裳一件件自她的身上剥落,他的唇覆上她的。他的吻热情而丝毫不温柔,她无意反抗一味地顺从。
他的肌肤发烫,她亦然。
她的思绪有些飘忽。
岁月一年年,她见证了闻家从没落走向辉煌的点点滴滴。
她看着他,从倨傲的富家公子长成如今独当一面撑得起一片天的男人。
自嫁进闻家那一刻起, 这个男人总是不着痕迹地宠她,日复一日。
她想,她是喜欢他的。
她知道他的一切。
知道她嫁入闻家那年,他失去了父母,知道他青梅竹马的恋人远嫁,知道他撑起闻家的艰辛,亦知道他不爱她。
一种撕裂的疼痛在体内蔓延,她长长的指甲刺进了他的肉中,耳边却听到他低低的呢喃她的名。
琳琅。
她与他迟来的洞房花烛夜,无端的,让她几乎落泪。
至少,他未曾伤她。
【7】
“夫人怕冷,夜里多给她抱几床被子,若有什么事,就派人来找我。”
他出远门前,她听到他细心地交代素衣。
这话他说了不下百遍,素衣也早已铭记在心,可每次出远门,若逢天气转凉,他都会细心交代上一句。
就好比,每次出门,她都不假他人之手,细心地为他准备着行李。
从一开始的生疏,到后来的习以为常。
平淡如水的日子,如此,一天天静悄悄地过去。
夜里她时常望着他的侧脸出神。
或许,正是因为这不着痕迹的温柔,才更让人心动吧?
【8】
她从不过诞辰。
每每提起,总会让她无端的想起昔日的家——
或许父母去世后,那地方再不能称之为家。
但人总归会变,她知道。
收到他送的诞辰礼时,她竟无端的喜悦,她却爱极了它。尽管那只是很寻常的一根碧玉簪,尽管那碧玉簪做工极为粗糙,她却爱极了它。
琳琅。
看到它,她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专心致志动手学雕刻的模样。
这世上贵重的东西或许很多,于她而言,却都比不上这小小一根碧玉簪,因为,在她的眼中,那并非玉簪,而是一份心意。
他的指尖轻轻捋过她的发梢,为她绾发,为她替上那碧玉簪。
绾青丝,绾青丝,绾起的是她的青丝,亦是他的情丝。
他之于她,越来越重。
怎么办呢,她竟然,越来越在乎了。
越来越在乎他。
【9】
再上街时,她不必再盯着路上玩耍的娃儿怔然出神。
他的手抚上她的腹部,宽厚有力而又温热的手心紧紧贴着她的肌肤,她隐约可以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。
这个地方,有一个属于她和他的孩子。
他和那小小的一座闻府,像一张细密的网,将她紧紧包了起来,让她从此之后不必再流浪,前进时有他,后退时亦有他。
如此平淡的日子,她却过得甘之若饴。
跪于她身侧的女子虔诚地向那庄严肃穆的佛祖许愿,让她无端想起了那句话:系我一生心,负你千行泪。
抬首, 好似看到佛祖浅笑凝视着她。
她想,若许她一个心愿,她愿舍弃一切荣华富贵来换这般平淡度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