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彩在心里狠骂贵妃一百遍,一百遍!脸上却挤满笑容:“呀!以后还能经常看见娘娘呀,那可真是太好了~~”
“是吗?只怕每次见我,都不是什么好事呢。就比如现在,我是专程来告诉你一些规矩,例如东宫的一切物品,不得带走,冷宫自有备给废妃专用的物品。什么马配什么鞍,这个道理你应该知道吧。”贵妃皮笑肉不笑地宣布所谓“规矩”。
“我本来也没打算带走,这些东西都是太子的,不过收拾放好,不让宫女太监们乱碰,以免太子回来兴师问罪罢了,让娘娘白操心了一场,真是不好意思。”阿彩把包袱一个又一个地塞进箱子放好,然后拍拍空无一物的两手,让贵妃瞧清楚。
贵妃又是一笑,眼尾扫了一眼身边的太监,太监意会,对阿彩做了个请的动作:“请娘娘随小的移步冷宫。”
“冷宫的路我熟得很,不需娘娘费心带路。又让娘娘白操心了一场,真是太不好意思了。”阿彩回敬贵妃一声冷笑,甩甩袖子,大大咧咧地自行走出了东宫。
趾高气扬地走着,头都不回半下。
太监们远远跟着,监视着。
走过了储丽园,走到了冷宫地界,远远看见明明小志正拿着铜盆和木桶猛敲,列队欢迎。
阿彩心头一暖,大步流星地飞奔向明志。
拿起锅铲使劲敲锅头,放开喉咙高歌一曲严重走调的歌——风萧萧兮~~易水寒……壮士一去兮~~不复还……咳!……草丛的朋友看过来~看过来~看过来……这里的表演很精彩……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……
明志捂着耳朵帮和音“啊~~~噢~~~唻唻唻~~~喔哎噢!”
吵得尾随至冷宫藏在对面草丛里的太监们掩耳疾走。
三个人笑成一团。
阿彩突然想到了什么,蹲下,从裙子里抽出两本传奇,又从袖管里掏出一个玉镇纸:哈哈,我阿彩实在是太聪明了!!跟我斗?哼!
135
“斗?斗赢了战争输掉了民心,我们从保卫的一方变成了侵略的一方。”棋盘前,太子苦笑,走了一步“馬”。
“攻城容易守城难,更何况是在这种局势下。吐蕃军民一心,空前团结,或在井里投毒,或赤身肉搏同归于尽……”韦枭保频频摇头,走了一步“象”,以“象”顶“馬”,“可惜你那封家书并未奏效,兵不仅不能撤,还要速速剿清穷寇。速剿?谈何容易?!殿下还有何良策?”
“皇令在此,帅印已移交韦大夫,我亦须按旨返宫,只希望回宫后能劝阻父皇吧。在未能撤兵之前,请韦大夫多加提防拼死保国的吐蕃人。”太子的“仕”移至“帅”前。
“如此看来,这是你我在吐蕃的最后一次博弈。”韦枭保的“卒”过了河,“有封信,希望殿下帮转交我夫人。”
“难得见韦大夫柔情似水的一面。”太子笑笑,接过信,惊讶,“怎么有八封?”
“八位夫人,一人一封,免得她们争风吃醋。”韦枭保无奈地耸耸肩。
“如果她们比较写给谁的字数多呢?”太子难得地开起了玩笑。
“这一层我早领教过了,所以家书永远是一式八份,这样字数内容就完全一模一样。”韦枭保自我解嘲地笑了起来,“所以说,女人可以很多,娘子只娶一个就够了。”
太子也呵呵地笑了:“有时候,一个都够头疼的啦。”
谈笑间,棋已下至最后一步。只差一步,太子的“車”就能吃了对方的“將”。
太子却选择放弃:“和局。韦大夫,就此别过,等你回宫,我们再战一场。”
韦枭保心领神会太子此举深意,抱拳:“殿下,一路平安!”
“保重!”太子拍拍韦枭保的肩膀,唇边一抹顽皮的笑,“有没有打算在吐蕃带个九夫人回去?”
“才带一个女人回去?殿下也太小看我了吧。”韦枭保拍回太子的肩膀。
“哈哈~~”二人相视而笑。
笑容里带着一丝沉重,就此别过。
太子离开军师的营帐,回到自己的营帐前,返宫的快马已备好,金牌侍卫们正在打点行装。
忽然看见信鸽迎风呼啸而来。
解下竹筒,取出信卷:
“大子,你好,宫中一切很好,我更是好得不得了,匆挂。我天天去陪明公主与志王子,放心。”
不错,沈善柔,这次才错了两个字,有进步!
136
“哇,这饭少了点吧,怎么够三个人吃?还有这菜汤里怎么一片菜叶都没有?萝卜炒白菜、豆腐煮玉米、外加三个烤红薯,这些菜一点肉影子都不见!”阿彩对太监送来的晚膳表示强烈不满。
“娘娘,今时不同往日啦,有得吃就吃,别挑挑捡捡的啦。”送膳太监奚落道。
“死太监别狗眼看人低!”明明和小志很是愤慨。
阿彩反倒没事人一样跟太监求情:“这两小孩在长身体呢,营养不够啊,你能不能帮加两个鸡蛋?”见他没有出声,索性把头上的珠叉和手上的玉镯统统摘下塞进他手里,“以后每日晚膳多加两个鸡蛋。”
“一定照娘娘吩咐办好,不过你们可要藏着吃,别让上头的知道。”太监高兴地把首饰一件件放进膳箱内,提着沉甸甸的膳箱离开了。
“以前皇后管理冷宫的时候,好歹还能吃顿饱饭,现在……唉~,没有心情吃了!”明明把面前的饭菜推开。
“我也不吃了。”小志学姐姐把饭菜推开一点儿,舔了舔嘴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