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基之初劳民伤财,并非明君所为。
所谓迁走冰库,种下泪荷之事,君于远再未提起。
而苏言,也当作从未听过,乖巧地沉默着。
回到芝兰殿,没有欢声笑语,只见苏贤苦着脸,与谢昊一并静静品茗。
殿内一片肃静,周侧的宫侍绷着脸。不知是被谢当家的气势吓着了,还是生怕呼出的气息也会惊扰两人……
唯一不同之处,便是角落一名小太监拎着小巧的竹笼子。
苏言走近一看,里头居然是一条手指粗的青蛇,了无生气地趴在笼子里,显然是半死不活。
这就是小日子所说的,吓得苏贤尿床的罪魁祸首?
碗口粗,还有剧毒的大蛇?
苏言无奈地暗自低叹,宫中所谓的以讹传讹,果真出神入化。一条无毒的小青蛇,也能传出完全不一样的版本。
只是,苏家二小姐竟然被这样一条小东西惊吓住了……
她眨巴着眼,方才郁闷的心情突然一扫而空。
这一出,似乎又是一场好戏。
第二十二章 寿宴
谢当家去宫里走了一转,彻查芝兰殿闹蛇的官员霎时精神抖擞,非常迅速地查出了真相。
这天大早,李唐亲自前来,让苏言到芝兰殿,说是皇上有请。
小月愁眉苦脸,小日子耷拉着脑袋,都知道这一趟恐怕不是什么好事。
苏言倒是神色自在,简单梳妆后便随李唐出了琼华殿。
她心下好笑,忍了几天,苏家二小姐也是时候发难了。
果不其然,一踏入芝兰殿,就隐约听到苏贤低低啜泣,似是满腹委屈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。
前殿早已撵走了所有的宫侍,只得君于远、苏贤与宫香怡三人。
显然,这芝兰殿闹蛇的事,新帝将其归为家事,并不愿对外宣扬。
一见苏言,苏宝林哭得更为凄楚,泣不成声。
御女宫香怡也适时蹙起柳眉,低吟一句“请皇上明察”。
君于远见苏言一脸坦然,镇定地行礼,由始至终不见任何慌乱,故意板起了脸,“苏采女,你可知罪?”
闻言,苏言跪在地上,沉静地答道:“臣妾愚钝,不知何罪之有,还请皇上明示。”
新帝双眼微眯,一旁的李唐会意地上前冷然道:“苏采女几日前赠与苏宝林千年人参的锦盒底下镶有隔层,里面装了一些白色的粉末。经太医院查验,却为蛇最喜的药材,有引蛇之效。”
言下之意,是怀疑她要加害苏贤,于是把粉末藏于隔层,好引毒蛇来芝兰殿咬人?
苏言心底略显错愕,原先想以这御赐人参为饵,离间宝林与御女的关系,免得两人联手,将矛头指向她一人。
因而,她才会在宫香怡送来礼物时,转眼就让小日子送去芝兰殿,又不经意地提起这是君于远所赐之物。
如今苏言略微出乎她所料,结果却倒是没甚区别。
她定了定神,如实答道:“那日宫御女将此物送来,臣妾想起苏宝林受惊未好,便立刻派人把人参送去了芝兰殿,连锦盒亦未曾打开。”
君于远深深地看了苏言一眼,转向了芝兰殿的宫侍总管,他矮胖的身形忐忑着跪在另一侧,满额冷汗,却不敢胡乱张口。
最后,他只得斟酌着回了一个苏言派人送礼过来的约莫时辰。
既不附和苏言,也不算是当面拂了自家主子的话。
听罢,君于远不置可否。
宫香怡却率先跪下,急呼一声“冤枉”。
如今这苏言开口推脱,这事情便得落在自己身上,御女是又惊又恐。她上门试探,好心带上三株难得的千年人参,而今却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生生给自个儿惹了祸端。
苏言不语,安安静静地跪在地上,感觉到君于远深沉的目光在几人身上一扫而过。没有做过的事,她满心坦荡。
可是这位宫御女,怎么看也不会傻到自己动手。
只是,不管是否她所为,这样慌慌张张地高声叫冤,却是不妥。
这不就是常言的,此地无银三百两?
苏贤在一群宫娥中哭哭啼啼的,丝毫不理会这边的暗涌。
无论哪一个获罪,最终的赢家都是她这位宝林。
在后宫少一个对手,苏家二小姐就多了一分上位的胜算。
此时此刻,她只需继续装装样子,博取同情,就能在一旁冷眼看着事态的发展。
李唐又带了几位经手过锦盒的宫侍,分开审问,的确证实苏采女之言。从琼华殿到芝兰殿,这锦盒完完整整的,没有半点被拆开的痕迹,更勿论是动手脚了。
另一方面,御赐人参分明经过太医院验明后送与御女的端德殿。经手的宫侍繁多,又在殿中放了数日。
这一来,事情完全不利于宫香怡,让御女百口莫辩。
但是并没有在端德殿搜出所谓的粉末来,却也不能就此定罪。
君于远并不愿此事闹大,幸好苏贤也仅仅受了惊吓。
宫香怡只被降为八品采女,又需得禁足在端德殿面壁思过一个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