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内而外的隐隐气势,不像是刻意,却是自然而然。
礼部尚书垂下眼帘,挡去眸底的疑惑:一个商贾的小姐,怎会有如此威势?
敛下心思,他大掌一挥,底下的宫侍会意,尖声叫着一个个官宦小姐走近。
是走是留,名册中早有定数,如今也不外乎是走过场,充充门面。
苏言百无聊赖地看着那些娇滴滴的小姐们,一脸不情愿地朝她行礼、应答,不由好笑。
她们不待见自己,她又何曾愿意看到这些千娇百媚的秀女们?
“皇上驾到——”
李唐的声音从殿外一出,秀女脸上满是喜色,一声声越发娇柔的声线此起彼伏。
早就知晓他必会前来的苏言神色平淡,跪下恭迎新帝。
这场好戏,主角又如何能缺席?
“都起来吧,”君于远大步上前,扶起高台上的苏言,两人携手落座,让不少秀女嫉恨地扭着手帕。
“爱妃辛苦了,”新帝望向苏言,一脸暖融融的浅笑。
苏言低着头,小声答道:“皇上言重了,臣妾不敢居功,都是礼部尚书安排得妥当。”
提及自己,礼部尚书连称“不敢”、“采女谬赞”之类的话。
随手翻开名册,苏言抬眸一笑,“皇上亲临,可是有看中的秀女,特意前来一见?”
“爱妃这般说,莫不是怪朕近日忙于政事,没有去琼华殿?”君于远墨眸一眯,唇边笑意更甚。
“皇上这样,真是折杀臣妾了。”苏言口中恭谨地答着,视线却在秀女中暗暗探寻。
那位苏家二小姐,怎就不见踪影?
她倒是想知道,苏和再三叮嘱命苏贤入宫,会是怎样的一位妙人儿。
忽感君于远握着茶盏的手略略一顿,目光停在某处。
苏言暗自诧异,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,心头一紧,却是愕然。
秀女当中,一个相貌普通的女子与周围格格不入。
只是,那张脸苏言起初觉得眉眼有几分熟悉。转眼想起来,那不是她生前的面容又是什么?
那妙龄女子见两人怔怔地盯着她,眼中得意之色浮现,鹅黄色的身影小步上前,福身行礼,“小女苏贤,拜见皇上。”
第十七章 执手
苏言暗暗捏着衣角,心下冷笑。
苏和三番两次地想要将这苏家二小姐送入宫来,原来早已有了对策,这才会对于谢昊所提的三年之事,胸有成竹。
这位小叔打得好算盘,居然算计到她苏言头上来了?
想象过苏贤会是如何的天姿国色,却不曾料到,竟然是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子。
苏言失笑,有些幸灾乐祸。
若是前太子君于丘的旧部,又或是朝中老臣看见那张昭示佞臣的脸容,会有如何的表情?
她盯着底下神色自若的苏贤,暗忖着自己如今算不算是苦中作乐?
君于远手中的茶盏一放,淡笑道:“苏贤……苏家二小姐,爱妃的妹妹吗?”
苏言垂下眼,轻声答道:“回皇上,正是家中二妹。”
“姐妹一并送入宫中伺候朕,苏家倒是有心了。”君于远又看了苏贤一眼,示意李唐在名册上将人记上,“既是如此,那便留下陪陪爱妃,也封为采女。”
话音刚落,李唐上前一步,低声禀报,“皇上,苏贤近日被谢家收作义妹……”
所谓义妹,虽说沾亲带故,可是谢家在朝中并无官位。若是封为采女,也未尝不可。只是如此一来,一个商贾之女却与谢家义妹平起平坐,这其中却是拂了世家的面子。
君于远沉吟片刻,瞥向一旁不动声色的苏言,笑道:“那便赐苏贤为六品宝林,入住芝兰殿。”
“谢皇上,”闻言,苏贤双目含笑,却也规规矩矩地伏身叩首谢恩。
其后,新帝又钦点了两位九品奉仪,一位七品御女。
品级不高,挑选的秀女亦非重臣之后,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。却又没有将四妃选出,也给了其他人机会。
后宫如今也仅仅五人,谁胜谁负也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。
只不过,苏言头上多了两个品级比她高的嫔妃,在这宫中不再是唯一受帝宠的女子,此事让众人颇为安心。
入选的秀女,皆不是四大世家之人——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世家并没有送人进入甄选。
可是,谁又知道秀女里头,有多少不是跟世家扯上了关系的?
苏言倚在窗前,垂着眼略略沉吟。
小月贴心地递上披风,免得自家主子受凉,“主子,该用药了。”
听罢,苏言略略蹙起眉,不甘愿地瞪了那碗黑漆漆的汤药一眼,仰头一饮而尽。
然后伸手接过小月奉上的桂花糖,塞入口里,散掉满嘴的苦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