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笑着命泰喜,取出的随身小匣中的翠玉笛,凑到唇边,微一沉吟,便有乐声传出。
晨露眸光一闪——
竟是最初的“玉玲珑”事件中,他于郁郁之中弹奏的那曲。
曲调依稀,以笛代琴,多了几分清脆婉转,却不似上次那般悲郁沉痛,而是如清风拂面一般,轻柔明爽。
为何会有这等变化呢?晨露被自己的疑问吓了一跳,她禁不住对上了他的眼——
那含笑凝视的深情隽永的眼。
答案在瞬间浮上心头。
她的脸色白了一白,在虚无的最深处,询问自己——
若是他知道,自己关爱之人,不过是个聊斋画皮一般,满心怨毒复仇鬼魅……
尖锐的疼痛在瞬间刺中了她的心,她一时茫然,连乐声渺然收尾,也未曾察觉。
“娘娘?”
涧青在旁扶了她一把。
“实在是天籁之音,我听得入神了呢?”
她恢复了常态,笑着说道。
皇帝拣起那花球,再传下去,鼓声再停时,却是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湘贵人手中。
湘贵人素来胆小而口拙,见到众人都齐齐看着自己,顿时汗湿重衣服,嗫嚅道:“妾……妾身不会什么才艺。”
她又急又羞,竟忘了对上的仪礼,僵坐着不动,全场一片寂静。
晨露笑着解围道:“你实在过谦了,谁也不是天生的诗琴歌赋,样样精通,随便挑一两样拿手的,也就是了。”
她见湘贵人仍是懵懂,于是提醒道:“贵人是由江南而来的吧,有些风雅的民间小曲,我也一直想听呢!”
湘贵人这才缓过气来,她羞得面飞红霞,一边起身,一边声若蚊讷道:“不如我唱首采莲歌?”
底下众嫔妃忍俊不禁有刻薄的已是低声嗤笑。
晨露也笑,一个眼风扫去,但见那些掩嘴讽笑的,都如见了神鬼一般,低下头去。
《采莲歌》清婉悠扬,柔丽中带着旖旎,虽然词句俚俗,软糯的苏白,却更有江南风情。
殿中众人这才微微动容,聚精会神听了下去。
第一百零一章
曲完毕,湘贵人满面羞怯,正要退回下首的座位上,却闻上首有人叹道: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……一曲之间,便可见旖旎风光!”
却正是皇帝坐于中央,温言赞叹道。
底下有细细的诧异声,众嫔妃大都出自世族名门,即使是寒庶的小家碧玉,也都久浸宫中——
先帝和太后,皆是名门簪缨之后,到来只赏识那些雅趣古乐,哪曾见到在宫中唱起民间小调?
却见皇帝侧过身去,跟晨露轻声笑道:“却是比教司坊中的新乐要强了许多……”
晨露微微一笑,道:“湘贵人的父亲,好似刚调入京中吧?”
湘贵人从席末而出,在阶下诚惶道:“家父才入京中,忝为翰林院检讨……”
席中嫔妃不敢再窃窃私语,却各自交换了个讽笑的表情。
翰林院检讨不过是从七品,在这冠盖如云的京城之中,实在是微末小员,蝼蚁一般的存在。
“可怜见的,就差了些品阶,父女俩却不得想见。”
晨露皱眉,唏嘘道:“六品以上的朝臣之女,才被视为官宦之后,依宫中律例,才能隔两个月让其家人入宫拜谒。湘贵人的父亲官阶微贱,父女俩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,实在是人间惨事一桩。"
湘归人听着,眼圈都红了,只是强忍着,声音也带上了哽咽:“这也是妾身福薄……”
晨露带着恳求,看向元祈道:“皇上,你看这……”
元祈略想了下,问道:“你父亲是翰林院中的哪位?”
他一时想不起来,湘贵人低声说了名字,他才略有些印象——
那是个埋首书案的才学究。
“是上次给朕讲解孟子集注的那位吧……他学问很是严谨,可晋为翰林院修撰。”
后半句,是对在后随侍的秉笔太监说的,金口玉言之下,湘贵人的父亲连升两级。
众嫔妃大惊,看着上首,在帝侧嫣然浅笑的晨妃,简直不敢置信——
皇帝虽然温和,但后宫女子干政,却是他最为忌讳的,如今晨妃轻轻一嗔,湘贵人的父亲就得以晋升了!
这个出身微贱的女子,竟有如斯魔力吗?
她们的眼中,闪着又妒又畏的光芒,虽然又回复到说笑嬉戏中去,心下却都在思量,今日一幕的意义。
接下来的几次击鼓为戏,中彩之人,不过说了几段笑话,也就宾主尽欢。
夏夜逐渐清冷下来,窗外的弯月,将淡淡清辉撒拂大地,殿中的青金石地砖,在众人眼前幽然生华——
到是该归去的时辰了。
众嫔妃纷纷起身告辞,言语之谦恭,与初到时的慵懒随兴,有如天攘之别。皇帝挽着晨露,竟以主人翁的姿态,辞别众人,这一不合规矩的行为,又一次让人惊叹,这碧月宫的主人,圣眷之盛。
云贵人起身,率先而出,走过廊下时候,她微微冷笑着,低声道:“不过是微贱出身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