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,深泓在宣城的第五个冬天来到了。听说,秀王在这年秋季随皇帝一起打猎,射杀了一只熊。深泓知道以后觉得惊讶:当初那个刚开始识字的小儿,居然变成了勇士。而他的时间却像凝滞,五年来的进步,只是在端妃的亲自教导下读完了离宫中所有的书。
一天凌晨,深泓在寒冷中猝然惊醒,发现寝殿中的炉火熄灭。他披衣起身,刚想叫人来生火,听见庭院中有呼呼声响。深泓将门拉开一条小缝,户外的冽风立刻见机而入。他打个哆嗦之后,看到寒霜覆盖的中庭有个辗转腾挪的身影。
尚未消隐的月光洒满庭院,地上白霜闪闪发亮。少年仿佛踏在无垠的薄云上,身姿如同起舞。霜华像无数璀璨星辰,活跃在他脚下,为他的每一次旋身和跳跃喝彩。他手中流淌着两道银光,时而飘忽如身生鹤翼,时而回旋若周身环电……
难以想象,这个矫捷的人曾经被绑缚在长凳上动弹不得,被打得血肉模糊、命垂一线。深泓看得瞠目结舌,直到浑身颤抖着打个喷嚏。含玄立刻发现了他,将手中两根冰柱远远抛开,向他跪倒。
深泓问:“你在舞刀,还是舞剑?”
含玄低声回答:“回禀殿下,是剑。”
“冰做的剑?”深泓微笑。
含玄还是低着头说:“树枝太轻。”
深泓走出房门,拾起摔碎的冰剑端详:含玄去找了离宫檐下最大的冰柱,手握处用布缠了两圈。“是谁教你?”
含玄依旧跪着回答:“小人的父亲。他是个军卒。”
深泓觉得手心冰冷,忙把那些碎冰扔掉,又问:“你的手不会冻僵?”
“小人的父亲曾说,冬天边塞战士的剑柄,仿佛比真正的冰还冷。”
空中飞过一片云,笼罩少年们的月光忽明忽暗。深泓看到他的扈从身上散发出微微的白气,在苍凉的月色中飞散。“你父亲对你好吗?”深泓问,“他总是让你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练习剑术?”
含玄真诚地回答:“小人的父亲对小人非常好。”
他的回答中没有一丝犹豫,于是深泓在那个刹那有些羡慕。
“站起来说话吧。除了弹弓、弓箭和剑术,他还教你什么?”
“骑马,爬树,游水,吹笛,锄草,包扎伤口,还有打铁。”含玄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笑了笑,“小人的父亲是铁匠的儿子。可那时我太小了,不能学会他的本事。当初学会的,也有很多已忘记。”
“哦——”深泓这才发现含玄不跪倒时,比自己的身量还高。含玄在不经意间长得这样高大,连主人也没有发现。他在许多个深夜练习小时候学来的剑技,却没有人知道。
深泓默默地走开,走回他的寝殿关上门,那一整天也没有出来。
第二天月照中庭时,含玄又提着两根冰柱出现,却惊讶地发现他的主人手拿一根长树枝,站得笔直。
“殿下?”他想要向这一本正经的少年行礼,却被深泓制止。
深泓冷淡地说:“你的剑术师出名门,绝对不是军卒所教。”
含玄深深低着头,不敢回答。
“我不在意你从哪里学来,但我要你教给我。你能不能做到?”
含玄的头低着,深泓看不到他的表情,但他能感觉到他的奴仆正在难过。深泓忽然想:含玄为学习这套剑法,不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。但他只用一句话,就要含玄解囊相授……奴仆不能拒绝主人的要求。这是身世带来的差别。
“我不会让你白忙。”深泓朗声说,“所有善待我的人,我会让他们得到回报。”
“不求回报是奴仆的本分。”含玄一躬到地,“殿下要求,小人无从拒绝。请恕小人失礼。”含玄说着,真的开始耐心讲解和演示。
第四天,含玄削了一把木剑送给深泓,说他小时候学剑时,父亲也削过这样一把。
第七天,当两个少年披着月光习剑,深泓猝然感到有人在看着他。他立刻停下来,望着廊下的黑暗。黑暗中的人见他眺望,缓缓走出来。
是他的母亲端妃。
含玄立刻跪在地上,不敢用目光亵渎端妃的容颜。而深泓无所畏惧地看着她,发现她的目光充满无奈和伤感。
“向奴婢的儿子学习……”端妃的声音沉痛,用袖子捂上脸,不忍再看。
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,就旋身而去,留下一段冰凉的香气。深泓深深地呼吸——那是她在宫廷时很喜欢使用的高贵香料,她在这里也保留这个喜好,让周身的香云与她在皇宫中并无二致。
即使在这冰天雪地的偏僻之地,她也从来不做有失身份的事。
深泓转过身背对月光,对他的仆人说:“起来,继续。”
含玄不敢随便说话,一边教他剑式,一边谨慎地揣测他的脸色。直到弦月移至树梢,深泓的学习时间结束,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。含玄躬身告退,打算去柴房做他平常的工作:帮忙拾柴割草,生火备炊。就在这时,他听到深泓问:“你一定还记得你父亲的长相。他什么样?”
含玄恭敬地回答:“虽然他是个军卒,但并不粗暴。他对我娘很好,对我也很好,经常笑。”
“据说,我曾经见过我父皇一次——在我出生的第二天。”深泓用他的木剑挑拨地上的白霜,“宫女曾经告诉我:那天他来看我,而我睁开眼睛,向他微笑。”
含玄望着月光下的少年皇子。深泓的个头不高,月光把他的影子拉扯得比本人还长,可含玄不觉得有趣。他看不到主人的脸,但从那道影子中看见悲伤。